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简介】蒋捷,生卒不详,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痂,隐居不仕。晚年过着半隐半僧的生活。长于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简析“抛”字表达效果。
本词写景极为出色,看似平凡实为非凡。试赏析上下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个写景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后庭花
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①,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②,落花吹遍。
注:①湘管:毛笔。②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试从修辞的角度对“翠羞红倦”一句进行赏析。
这首词的情感较为细腻,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寄公度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①浮生:指人生。②尊:通“樽”,酒杯。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赠别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
(2)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东马塍①
[宋]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秋日众哲馆对竹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本诗对仗联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1 | B.2 | C.3 | D.4 |
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叠词“萧萧”,生动地突显竹子“凌霜”的神韵美。 |
B.“异”字,写众哲馆竹色彩不同于三湘竹的变化美。 |
C.首联写竹傲寒而立,翠绿凌霜,描摹竹林的静态美。 |
D.颔联写风动起寒声,竹影爬墙,描绘竹林的动态美。 |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颈联和尾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