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数量的比值,表示的是首位城市的相对规模。下表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首位度变动表(1985~2009年)。据此完成各题。
1985年 |
2009年 |
||||||
地区 |
高首位度 |
中首位度 |
低首位度 |
地区 |
高首位度 |
中首位度 |
低首位度 |
2.275 东部 地区 |
— |
5.257广东 |
1.843浙江 1.143广西 1.007河北 1.002山东 |
1.758 东部 地区 |
— |
3.389海南 |
1.569辽宁 1.542广西 1.374河北 1.300广东 1.264山东 1.104福建 |
2.444 中部 地区 |
7.403湖北 |
— |
1.975山西 1.638吉林 1.594内蒙古 1.543河南 1.009安徽 |
2.610 中部 地区 |
— |
3.883湖北 3.609江西 3.083黑龙江 |
1.994吉林 1.990山西 1.861河南 1.811安徽 1.360内蒙古 |
4.419 西部 地区 |
10.26青海 6.060陕西 |
5.597甘肃 5.118云南 4.709西藏 3.069新疆 |
1.307四川 1.189宁夏 |
4.858 西部 地区 |
7.690青海 7.137云南 6.311四川 6.050陕西 |
4.682西藏 3.510贵州 3.228新疆 |
— |
城市首位度与陕西省情况最接近的国家是
A.德国 | B.新西兰 | C.澳大利亚 | D.墨西哥 |
目前中国城市首位度变化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
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下降 |
B.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中小城市数量多、规模小 |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体系完善 |
D.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大于大城市 |
符合低纬度、西半球、热带三个条件的地点是()
A.150W,200S | B.150E,250S |
C.1650W,350S | D.1650E,230S |
下图表示四个工业区的分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E 是传统工业区 | B.F 是新兴工业区 |
C.G 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 | D.H 的区位优势是海运 |
右图为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W | B.0°,120°E |
C.23°26′N,60°W | D.23°26′S,120°E |
下面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某地距北极点4440千米,地方时比北京地方时早2小时16分,该地应在()
A.40°N,82°E | B.40°N,150°E | C.50°N,150°E | D.50°N,82°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