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胆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KAl(SO4)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A.铝元素 | B.铝单质 | C.铝合金 | D.只有明矾 |
(3)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Al∶S∶O∶H=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该合金组成中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什么?(必须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3)计算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以及其中溶质的质量分别为多少?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如图所示的炼铁厂。小新想用自己所学知识来测定产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征得工人师傅同意,带回一小块生铁样品。称得该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滴入54.0g稀盐酸时,反应不再产生气泡(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9.8g。(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请你帮小新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为探究一种混合物是由铜粉与镁粉、铁粉、锌粉中的哪一种金属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8.0 g该混合物粉末放入烧杯中→将140 g 14%的稀硫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数据处理:将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绘制成右图。试计算:
⑴该混合物是由铜粉和____组成的。
⑵加入105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
质量。
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SiO2 + 2C 高温 Si + 2CO↑。若生产5.6 g硅,理论上需要二氧化硅(SiO2)多少克?
根据图示情景和范例,编写计算题,并完成相关内容的填空。
【情景l】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应该怎么操作?
(1)编题范例配制10%的NaCl溶液50g,需NaCl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2)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______mL(选填“10”、“50”、“100”)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④装瓶: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情景2】已知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反应,得到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求算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编写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