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
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足的地位 |
C.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日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目是:“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中国?”结果,回答国民革命的有725票,而其他选项的票数不足30票。这里的“国民革命”是指()
A.开展工人运动,夺取全国政权 | B.反帝反军阀,谋求中国的统一 |
C.发动工农革命,实行武装割据 | D.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知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的双方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 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或法治 |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
B.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不可完全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 |
C.口述历史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没有可信度 |
D.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据口述者的诚信度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