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作品描写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该作品是

A.《唐璜》 B.《红与黑》
C.《高老头》 D.《百年孤独》

在美国2010年联邦预算案中,预算总支出为35520亿美元,其中军费支出6637亿美元,社会保障支出6950亿美元,医疗保险支出4530亿美元,医疗补助(低收入、儿童等)2900亿美元,教育支出476亿美元。这一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美国:当今世纪唯一存在的超级大国 B.减少行政干预: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C.福利国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知识经济:美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对图中所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基本出现
B.第②段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建立
C.第③段中英国因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工厂”
D.第④段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建立

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曾经强调:“只有工业在农业迅速发展增长的基础上达到了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我们才能长期地保持最大的速度。”从中可看出

A.布哈林反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B.布哈林主张农业集体化
C.布哈林实质上强调“均衡”原则 D.布哈林拥护斯大林模式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指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苛政轻的地方易爆发革命 B.改革一开始就导致革命发生
C.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D.法律制度的改变导致革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