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 B.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
C.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 | D.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 |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1861--1873 |
3.3 |
5.0 |
------ |
3.8 |
1874--1890 |
1.7 |
5.2 |
2.1 |
3.5 |
1891--1900 |
1.6 |
3.5 |
2.6 |
4.8 |
A.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
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 |
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 |
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 |
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
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
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 |
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 |
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 |
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
C.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