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指出:“西方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能买得起亚洲经济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

A.19世纪以前亚洲曾一度是世界经济中心
B.西方买三等厢座位的钱来自于早期殖民扩张
C.否定了近代西方学者所持的“欧洲文明优越论”
D.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解释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

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大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
C.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

“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从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

A.推翻满清封建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