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时人有云:治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前提是()

A.农民踊跃支援前线战斗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现行了土地改革 D.军民鱼水一家亲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是因为()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他为政治局常委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下列事件或现象,典型地体现了“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是()
①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②某店主张贴“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的标语③北大学生谢绍敏用中指血书“还我青岛”④浙江海宁决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临时大总统誓词
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