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 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
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实行了“一五计划” | D.完成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造 |
下列哪项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A.大人→先生 | B.法币→人民币 | C.臣民→公民 | D.粮票→股票 |
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统计表。从此表能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
B.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
C.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被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地区分布不平衡 | B.工业结构不合理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军阀割据混战 |
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强 |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