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 ①“师夷长技”   图 ② 变法图强       图③孙中山        图④青年杂志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依次以经济到政治到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写出其中的三件大事。(3分)
(2)给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种怎样的追求?其艰难性对我们有何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试以最终的结果说明。
(3)材料三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材料四中双方“合作”的具体事例有哪些?(列举两点表现)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回答两个原因)请联系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书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次运动?(1分)运动初期走在最前列的是什么人?。哪一口号最能反映这场运动的性质?
(2)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北京,你是否会加入运动的队伍之中?请用一、二句话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又是指的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6月5日以后这次运动的主力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4)这场运动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奔走呼号,探索救国救亡的道路,形成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旧制度,而且带来了现代的共和民主新制度;也开辟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新纪元。……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辛亥革命,它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造成了推翻清政府、终结中国的君主制度的事实。辛亥革命后尽管出现反复,但它确立的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也不可逆转。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中的《“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笔谈》
材料三 所谓立宪(君主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觉醒)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醒》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践行魏源的核心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为使中国走上“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什么革命指导思想?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打出了怎样的旗号?
(4)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什么?并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重大合作也有过两次重大对抗。请根据下面的老照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历史回眸: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期间各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果?(请各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中间图片是194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这张老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既有合作也有过摩擦和冲突。谈一谈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问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2分)
(2)材料二中,把图A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孙中山把图B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2分)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2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