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 |
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 |
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 ④井冈山会师 ⑤新四军成立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⑤ |
如图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主题形象设计与图片所反映信息相符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
C.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 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其根源在于
A.第三世界兴起 | B.整个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
C.科技与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A.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
B.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C.都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 |
D.都没有支付多少战争赔款 |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已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其内在因素是
A.西欧国家经济技术基础好 | B.在战争中发了财 |
C.美国的经济帮助 | D.得到大量战争赔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