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同时发展。下面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来源
A.是新兴科学与古典文化的对抗 |
B.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 |
C.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 |
D.为工业革命做了人才与科学的准备 |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只为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行,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部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康德 | B.伏尔泰 | C.孟德斯鸠 | D.卢梭 |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隔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 | B.“信仰自由” |
C.“信仰得救” | D.“因信称义” |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过着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或法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