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中国社会史》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积极而又务实的思潮”,“这一思潮基本上紧扣帝国建立前两百年整个政治生活所关心的两大实际问题:一是‘富国’(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二是‘强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或主权)。”掀起“这一思潮”的学派是
A.道家 | B.儒家 | C.墨家 | D.法家 |
“如果过去30年间的妇女运动相比以前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它已经更多地意识到需要利用一种有关过去的记忆。对女权主义者而言,这种需要并不能通过对一些非凡女性的研究来加以解决,例如伊丽莎白一世,她在一个男人世界成功进行了统治,而应把重点放在大多数妇女所遭受的经济和性别剥削上,放在激进分子纠正这种状况的努力上。”史学家在此认为妇女史研究应
①注意历史时代发展的变化②突出代表性人物的研究
③重视群体性情况的研究④重点研究妇女的政治状况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 |
下面是《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1999年)比较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地区国家 |
世界20强公司占有数量 |
进出口贸易世界份额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 |
|
出口 |
进口 |
|||
美国 |
7 |
12.7% |
18.8% |
美元占66% |
欧盟 |
6 |
39.1% |
37.6% |
欧元占12.5% |
日本 |
7 |
7.5% |
5.5% |
日元占5% |
A.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无较大改变 B.经济实力的变更使国际经济组织性质变化
C.欧盟经济实力全面超越美国 D.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下面是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分别为51和25,到1993年这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分别变为30和1400这种变化反映了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 B.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自由放任 |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
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 | D.仿效计划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