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这是我们在观查分析科学的作用时都应持有的共同价值取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抖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1)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有哪些的重大贡献。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2分)
(2)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一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专访中的讲话
材料三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
材料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霸主地位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崛起,八国集团的作用逐渐被二十国集团取代,多极化论再受重视。——俞邃《当今世界格局仍呈多极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分析其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并分析90年代以来“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世界格局的认识。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文明呈现多样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物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员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中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此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787年宪法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二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与开放的进程如长江奔涌,不可逆转。国民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通人和、国富民强、社会和谐……中国人在这30年中创造的奇迹让世人刮目相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华民族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能够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芭比娃娃玩具生产情况简表
原料来源 |
半成品加工 |
假发制造 |
包装材料 |
组装地点 |
中东国家 |
中国台湾地区 |
日本 |
美国 |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
材料二 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开启这一趋势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闻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的观点。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各国大力发展经济,出现了一时的繁荣局面,美国的发展尤为显著。……在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鼓励下,分期付款制度及股票投机活动刺激了消费市场和金触市场的活跃。许多人都乐观地认为,美国已进入了“永久繁荣”阶段。
材料二
罗斯福宣誓就职遵守工业法规的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新政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永久繁荣”破灭的标志是什么?分析“破灭”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两项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历史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