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滑块的运动的实验中,实际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纸带的B端与滑块连接,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可判断该滑块的运动属于____(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2)用毫米刻度尺可以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cm。
(3)滑块在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1)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
是外接头。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的电阻来判断故障,若测
之间的电阻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分别如图2
所示,则测量中使用的欧姆档的倍率是(填、
、
或
),三组线圈的接法是(填甲或乙),断路线圈是(填①、②或③)。
图2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制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
,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
,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
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
取10
2。
①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
,须测出它在
间运动的与,计算的运动学公式是。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
与
的关系为:
,他想通过多次改变
,测出相应的
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
。若要求
是
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
③实验得到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取两位有效数字)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
,记下相应的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 | 0.500 | 0.600 | 0.700 | 0.800 | 0.900 | 0.950 |
t(ms) | 292.9 | 371.5 | 452.3 | 552.8 | 673.8 | 776.4 |
s/t(m/s) | 1.71 | 1.62 | 1.55 | 1.45 | 1.34 | 1.22 |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
测量值
和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图线;
(3)由所画出的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
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
是标准电流表,
和
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和
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
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
拨向接点1,接通
,调节,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的读数
;
(2)然后将
拨向接点2,调节,使,记下此时
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
读数的,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 轴重合,在 从坐标原点以速度 =3 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 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学们测出某时刻R的坐标为(4,6),此时R的速度大小为 ,R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 视为质点)
(2)为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①在下列三个电压表中选一个改装成量程为9
的电压表
量程为1V、内阻大约为1
的电压
1
量程为2V、内阻大约为2
的电压
2
量程为3V、内阻大约为3
的电压
3
选择电压表串联
的电阻可以改转成量程为9
的电压表
② 利用一个电阻箱、一只开关、若开关导线和改装好的电压表(此表用符号
1
2
3与一个电阻串联来表示,且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在虚线框内画出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原理电路图。
3.根据以上试验原理电路图进行实验,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50
时、电阻箱值为15.0
;电压表示数为2.00
时,电阻箱的阻值为40.0
,则电源的电动势
=
、内阻r=
。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责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越大,负责温度系数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越小,热敏电阻的这种特性,常常应用在控制电路中。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x(常温下阻值约为10.0Ω)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10k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应选择的器材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③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1的U—I图线如曲线I所示。请分析说明该热敏电阻是
热敏电阻(填PTC或NTC)。
④该小组又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了热敏电阻R2的U—I图线如曲线II所示。然后又将热敏电阻R1、R2分别与某电池组连成如图所示电路。测得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0.30A和0.60A,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