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法》迎来颁布施行14年后的首次修改,修正案草案提出赋予所有设区的地级市立法权——拟将过去49个较大的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权扩大至全部282个设区的市,这些设区的市可就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权扩容
①旨在强化人大对地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其权力滥用
②体现了区域差异和特殊性,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③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证
④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民主自治不断完善。目前,全国各地100%的制定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实施细则;96%的农村已经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这表明()
①村民自治组织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权组织形式
②民主程度和形式应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③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
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有效保障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4年11月30日,央行、国务院法制办就《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为30天。期间,广大网民提出的建议达十万多条。这体现了()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制度保障 |
B.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
C.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D.国家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和自由 |
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某市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种制度说明()
A.公民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政治权利和自由 |
C.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监督 |
D.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
“国土具体的面积绝对不是什么内部资料,”“每个人都该首先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她的历史、她的环境、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水和每一片海洋。”这体现了我国公民应该()
A.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
B.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
C.坚持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 |
D.把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到会代表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到一定比例。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 D.公民民主权利具有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