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均为20条 |
|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 C.肺炎双球菌的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D.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原因是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 |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
| 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 |
| 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 |
| 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化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
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正确的有
| A.在a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
| C.细胞中的线粒体形成了结构1 |
| D.1中内容物可以使b产生兴奋或抑制 |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
|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
|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
|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
|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
|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
|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
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
|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
|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