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神奇的蜜蜂世界》完成小题。
神奇的蜜蜂世界
江 南
蜜蜂王国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情趣。由成千上万只蜜蜂组成的复杂有序、充满谜团的王国中,既有令人关切的趣闻,也有令人折服的奇事。了解了蜜蜂之后,我们不禁浮想联翩,不得不大加赞叹,不能不对小小的蜜蜂肃然起敬!
蜜蜂是以群体立国的,每个群体都是一个集体,一个有组织、守纪律的大集体。一个集体通常由几千到几万只蜜蜂组成,其中包括一只蜂王、几千到几万只工蜂和只在繁殖季节才出现的几十到几百只雄蜂。由于占蜂群个体数量99%以上的工蜂和蜂王都是雌性蜜蜂,因此,可以说蜜蜂王国是个“女儿国”。蜜蜂王国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和睦相处,生活、工作井然有序。
蜜蜂王国的城市建筑非常奇特,那里有一片片悬挂着的蜡质蜂巢。在每一个蜂巢的两面,整齐地排列着6 000~7 000个正六边形的房孔。在一片片蜂巢之间,有一道道距离相等的空隙,在那里居住着“该国的全体公民”。它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确实是昆虫世界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它是蜜蜂王国里唯一的母亲,其职责就是专门产卵,繁殖后代,因而受到众蜂的高度爱戴和保护。许多工蜂侍奉在蜂王周围,工蜂随时分泌营养丰富的蜂王浆喂养蜂王,为蜂王做清洁工作。蜂王在蜂群中走动时,工蜂会主动为它让路。如果蜂王要从这一巢脾到另一巢脾去,工蜂们会互相勾连起来,搭成一座临时的“桥”。当蜂群受到外来侵略时,工蜂就会把蜂王围在中间,保护起来。
“蜂王”是个有名无实的称号,因为它不是领导者,对王国也无支配权。在这个大家庭里,真正当家做主的是众多工蜂,也就是说,是广大劳工。蜂王的寿命通常是3~4年,最长的可达8年,是工蜂寿命的10多倍,成为蜂群中的老寿星。
在蜂群里,工蜂的个体最小,体重约100 mg,但数量最多。从一定意义上讲,工蜂是蜜蜂王国的主宰者,王国的兴衰大计主要由工蜂来决定。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从卵、幼虫、蛹到出房,需要21天。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蜂,它们在蜂群内承担着哺育、采集、酿蜜、清洁、保卫、造房等一切工作,甚至分家以及蜂王的命运等重大事宜都由工蜂来把握。
工蜂出世刚刚3周,就迈入中老年时期,这时分泌蜂蜡的功能就消失了。这一信号通知它们要改变工种,由内勤改为外勤,去采集花蜜和花粉。它们分工很细,采蜜者不采粉,采粉者不采蜜,以达到蜜和粉的比例协调。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直劳作到体衰力竭而死。在采集的繁忙季节,工蜂的寿命很短,仅一个月左右,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劳动不止,它们为“王国”同胞的生存和繁衍献出了毕生精力。
“蜂国”虽小,却神圣不可侵犯。每个蜂巢犹如一座城堡,巢门犹如城门。在巢门口,一般都有几只或几十只甚至成百上千只的守卫蜂。它们各个都是身强力壮、血气方刚的壮年蜂,像边防战士一样,日夜警惕地保卫着“王国”的财产和安全。如果有敌来犯,守卫蜂便迎头截住,群起而攻之,连咬带刺,拒敌于“国门”之外,同时向巢内发出警报信号。巢内蜜蜂收到敌情警报信号后,全体动员,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战斗。蜜蜂的螫针上有倒钩,像鱼钩一样,一经螫入就拔不出来。而与此同时,蜜蜂也壮烈牺牲了。
蜜蜂的螫刺是“保家卫国”的主要武器,它不因大敌当前而畏惧,也不因螫刺身亡而退缩,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啊!
文章第一句话“蜜蜂王国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情趣。”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蜜蜂世界的神奇?试简要概括。
下列说法与本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蜜蜂的群体通常由一只蜂王和几千到几万只工蜂组成,它们都是雌性蜜蜂,在繁殖季节才会有几十到几百只雄蜂出现。
B.工蜂是蜜蜂王国的主宰者,王国的兴衰大计主要由工蜂来决定,因此,工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蜂王”。
C.工蜂在分泌蜂蜡的功能消失后就要改变工种,由内勤改为外勤,去采集花蜜和花粉。
D.守卫蜂的职责是保卫蜜蜂王国的财产和安全,当有敌来犯,守卫蜂便群起而攻之,拒敌于“国门”之外,同时向巢内发出警报信号。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一例作具体说明。
读完全文,说说你从蜜蜂身上能学到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小题。
你一定会听见的
桂文亚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逃散了!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如果你问,这都是想象的声音吗?我怎么听不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吧: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吧?打从你初生那一刻哇哇大哭咯咯傻笑起,你就在听,就不得不听。你学着听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妈妈冲奶粉的声音,爸爸打喷嚏的声音;学着听开门、关灯、上楼梯、电话铃的响声,还有弟弟被打屁股的声音。这些,随时在你身边发出的响声,你怎么会听不见呢?
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震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发出的声音,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也同样使人痛苦。在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
人有耳朵,听八方,加上眼睛,观四方。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这些竟然也会不知不觉地消失。例如,马路上急驰而过的汽车声,隔壁工厂轰隆隆的马达声,老奶奶唠唠叨叨的抱怨声,久而久之,左耳进右耳出,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来说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鸟叫虫鸣,只是一种“声音”,即使美妙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他不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
下列选项中,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要学会倾听大自然里各种美妙的声音。
B.声音伴随着我们逐渐成长。
C.生活中存在着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D.用心听,也用心想,会充实生活、获得乐趣。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前三段列举了三种声音,化表面的“无声”为实际的“有声”,收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B.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学会有选择性地听,才称得上善于用耳。
C.当一个人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感觉”的人。
D.“全被风儿梳掉了!”“不好,炸弹来啦!”“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人的情态动作,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下列说法中,与选文思想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学拉小提琴,孩子年幼,精力不易集中。老师教育她“用心听”,孩子满脸狐疑,稚气地问道:“老师,人是用耳朵听声音的,用心听怎么能听得见呢?”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孩子,用心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B.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但她说:“淅淅沥沥的雨下,有母亲撑起的伞;冷冷清清的深夜,有父亲守候的路,有爱我的人创造的世界……没有这学会了倾听的心,这将会是五官五感永远无法涉及的禁地。
C.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罢《二泉映月》,曾被感动得潸然泪下,一方面是由于阿炳创作的乐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小泽征尔是用心灵去听音乐,才听出凡人无法听出的高一层的境界。
D.歌手杨光,8个月就因为病而双目失明,直到现在,他的头脑里没有任何颜色的概念,但他很有音乐天赋,父母就把他这一特长发展和发挥到极致,找准了发展的方向,从而成功地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做人与处世
①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关系;第三,内心思想与外在行为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②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 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关 键是怎样去索取?索取手段不出两途: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强制手段。我个人认为,东西文化之分野,就在 这里。西方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或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结果呢,从表面上看上去,西方人是胜利了, 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自从西方产业革命以后,西方人屡创奇迹。大至宇宙飞船,小至原子,无一不出 自西方征服者"之手。
③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报复的,它是能惩罚的。报复或惩罚的结果,人皆见之,比 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灭绝,人口爆炸,资源匮乏,新疾病产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中哪一项不解决都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前途。
④东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宋代张载说得最简明扼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 的意思是伙伴。我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我们的行为没能跟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采取了 “征服自然” 的办法,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⑤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 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 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唐朝张公艺⑴的“百忍”是历史上有名的例子。
⑥至于内心思想与外在行为的关系,则是个人修养与选择的问题。当私心杂念占据心灵,人往往身不由己,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表面上得到了利益,内心却矛盾痛苦。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 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听从内心的召唤,做本真的人,方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俯仰无愧于天地。
(选自《季羡林随想录(十一)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1]张公艺生于578年,卒于676年。其家自北齐至唐朝九代人未曾分家,家庭和睦,世人誉称“九世同 堂”。唐高宗问他治家要诀,他书写了 一百个“忍”字。后人为其修建“百忍堂”,以示纪念。
全文的论证结构式 ,详写的内容是
作者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这三个关系应该怎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⑤段后补写一句话,阐明张公艺的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飞秒激光
①激光曾被视为神秘之光,但现在已被人类广泛使用。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更为奇特的激 光一飞秒激光。
②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1飞秒就起10-15秒,也 就是1杪的千万亿分之一,它比利用电子学方法所获得的最短脉冲要短几千倍,有效的治疗近视,是人类自前在实验条忤下所能获得的最短脉冲。飞秒激光具有非常高的瞬时功率,可达到百万亿瓦,比目前全世界发 电总功率还要多出百倍。飞秒激光的第三个特点是,它能聚焦到比头发的直径还要小的空间区域,使电磁场的强度比原子核对其周围电子的作用力还要高数倍。
③飞秒激光的上述恃性,主要是通过四个步骤实现的:在振荡器内,利用一种特殊技术,获得飞秒激光脉冲:由展宽器将这个飞秒种子脉冲按不同波长在时间上拉开;再经放大器使这一展宽脉冲获得充分能量; 压缩器挖放大后的不同成分的光谱再辽聚到一起,恢复到飞秒宽度,从而形成具有极高瞬时功率的飞秒激光脉冲。
④飞秒激光能像照相机一梓,用足够短的“快门”来捕捉分子运动和变化的瞬间行为信息。因此,飞秒 激光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控制反应、光通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⑤物质在高强度飞秒激光的作用下会出现非常奇恃的现象:气态、液态、匡态的物质瞬倉间变成了等离 子体3这种等离子体可以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射线的激光。高功率飞秒激光与电子束碰撞能够产生硬x射线飞 秒激光,产生β射线激光,产生正负电子对n
⑥由于飞秒激光具有快速和高分辨率特性,它在病变早期诊断、啄学成像和生物活体检派、外科医疗及超小型卫星的制造上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⑦高功率飞秒激光在医学、超精细微加工、高密度信息储存和记录方面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高功率飞秒激光还可以将大气击穿,从而制造放电通道,实现人工引雷,避免飞机、火箭、发电厂因天然雷击而造成的灾难性破坏。
⑧飞秒激光也是未来能源的选择之一。利用飞秒激光能够非常有效地加速电子,使加速器的规模得到上千倍的压缩。高功率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中子,实现激光受控核聚变的快速点火。从而为人类实现新一代能源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根据第②段概括飞秒激光的三个特点。

第②段在说明飞秒激光的每个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对第 ③④ 段语言表达进行比较分析。

第 ⑧ 段中加点的“之一”能删去吗?为什么?

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利用飞秒激光的未来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只空气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人 物
事件
心理反应
女儿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爸爸想教育女儿
爸爸
捡回瓶子
女儿__________
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惭愧

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下面句子。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没有人能还她一个美好的童年了》,回答小题。共10分。
从来没有人告诉10岁的龙张欢,童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她是湘西凤凰县乡村里的一个小姑娘。自6岁半上小学一年级起,她开始背着8个月大的亲弟弟去学校。如今,亲弟弟长大了,她又接着抱起了两岁的小表弟。
这样的童年在当地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然而近日,她生活的瞬间经过支教志愿者用相机定格,并上传网络后,一下子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心。
照片中,扎着马尾辫的龙张欢坐在乡村小学的课堂里,怀里紧紧搂着睡得正香的小弟弟,她自己似乎也在犯困,几乎合上了双眼,顾不上课桌上摊开的课本。
感动、心酸、揪心,一下子成了网友们评论的关键词。或许是想了解详情的人太多,这所乡村小学疲于招架,竟然开通了官方微博。由此,一个常常听闻却无从走近的群体的生活,得以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龙张欢的家里,孩子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大人。两位老人的四个子女,统统和伴侣一起离开老家,或是打工,或是参军。眼下的屋檐下,只剩下8个孩子与两个老人。
患病的爷爷站立不稳,奶奶又起早摸黑地忙着农活。在缺乏成人庇护的世界里,8个孩子只能互相扶持,互相拉扯。
他们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与自己同龄的孩子们怎样度过童年——反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跳过童年,被不可回避的外力拉扯着,早早地走进了成人的世界。
他们最小的才两岁,最大的12岁。能自个儿走路的,每天负责砍柴、割猪菜。家里的饭菜,12岁的大姐姐独力承担。山上的泉水,则一个搀扶着一个去接取,洗干净的衣服,又分担着一人一点儿地背回家。
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他们本应躲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撒娇玩闹,任性淘气,又或不顾一切地发一场脾气。这一切,普通孩子最自然的生活,却是留守孩子们不敢企及的奢望。
在龙张欢就读的小学里,这样的生活一点儿也不特殊,带着弟弟妹妹去学校的大有人在。同学们常常抱着孩子听课,背着孩子玩耍,下课了,还自觉地手把手教孩子学写字。
他们还是一群小学生,却又俨然成了一群小爸爸、小妈妈。在他们的世界里,各种任务、责任与压力像噩梦一般无休止地纠缠着他们,夺走了童年最珍贵的礼物——玩耍与欢笑。
这样的成长过程,必定带着外人不可理解的痛苦。曾在苗寨的乡村小学任教7年的吴建辉至今记得,一天课间,龙张欢看着一些同学在快乐地跳绳、踢毽子,突然把手中的弟弟放在地上,冲向了操场。不料,弟弟嚎啕大哭,内疚的龙张欢马上又折了回来,抱起弟弟后,自己也忍不住大声哭了出来。
在外人看来勤劳、懂事的龙张欢大概也说不清楚,自己的内心其实有着怎样复杂的情绪。一旁的老师甚至担忧,这一个小女孩的内心是否太缺乏亲情与温暖,她长大以后会否因此变得叛逆,或者孤僻,而那看似缥缈又不可回避的城乡差距,又将在这一个孩子的身心烙上怎样的印记。
这种种的疑问还无法在当下获得完满的答案,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能还龙张欢一个美好的童年了。
(《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6日,有删节)
对于像龙张欢这样的孩子来说,童年的另外一种活法是怎样的呢?
第三段中作者说:“这样的童年在当地人看来再正常不过。”这是为什么呢?
龙张欢的生活照片上传网络后,为什么会一下子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心呢?
阅读文中的画线句,体会两个“大哭”的不同含义?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