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贞元十九年,子厚又例①谪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为深博无涯涘。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②钱约不时赎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③,足相当,则使归。观察使④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⑤,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者,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释】①子厚:柳宗元的字。例:依照惯例。 ②质:典当,抵押。  ③佣:受雇佣所得。④观察使:官名。 ⑤拜疏:向皇帝上奏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令赎归(              )  ⑵一岁(              )
⑶当播州(              )  ⑷自刻苦(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观察使下其法他州不戚戚贫贱
B.誓生死不相背至于者歌于途
C.无辞白其大人不物喜
D.其人自视以为得计君逆寡人者

请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断三处。
其 俗 以 男 女 质 钱 约 不 时 赎 则 没 为 奴 婢。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
⑵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文中的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②,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④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比:替,为;洒:洗刷。③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④梃:棍棒。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寡人之()②愿比死者洒之()
③地百里()④以事其父兄()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以残年余力
C.必以分人 D.以光先帝余德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王 如 施 仁 政 于 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孟子思想核心是“仁政”,说说这篇文章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思想?(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⑴月色入
无与为乐者:
至承天寺:
⑷怀民亦未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填空。(5分)
⑴本文描写景色的句子主要是第句,此处描写的景色可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其特点。(3分)⑵这篇文章运用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心境。(2分)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嘲是“闲人”,你认为他是“闲人”吗?为什么?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晋武帝赐见,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下列句中的“以”和“具以白质”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何不试之以足
C.扶苏以数谏故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下面对文段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威自小品德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这使其日后得到很高声誉。
B.胡质身居高位却恪守清廉,儿子辞别仅送自己正当所得的一匹绢作路资,赢得了儿子的敬重。
C.胡质帐下都督曲意巴结,一路帮助胡威,又暗中诱其知道,结果弄巧成拙,反丢了官职。
D.晋武帝问及胡氏父子高下时,胡威自叹不如父亲。这足见胡威对父亲的敬重和自己的品德高尚。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不于何得此绢②百余里
③因取所赐绢答谢而遣之④质其都督一百
翻译下列句子
(1)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2)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
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一文的作者是 ,选自《》。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时有物外之趣(2)项为之()
(3)()一癞虾蟆(4)()喷以烟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联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内之趣指什么?(2分)
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的作者是(姓名) (朝代 )朝著名文学家,初一年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解释划线的字。
(1)行甚远缀:
(2)眈眈相向眈眈:
(3)目似瞑,暇甚意:
(4)狼亦矣黠: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惧狼 → ()→ ()
文章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哪些?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