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乙和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
 (2)甲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
 (3)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的现象是:                             ,这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4)若将甲装置中的蒸馏水换成一只小白鼠,小白鼠能长时间活吗?         。
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
| A.叶片不作处理 | 
| B.在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 | 
| C.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 | 
| D.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 
将这四株嫩枝插到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并在清水的上面滴加油,同时放在阳光下。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曲线图如下:
 (1)曲线Ⅰ代表的两组装置是、。
 (2)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
 (3)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瓶号 | 
   种子的数量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 
   实验结果 | 
  
| 1 | 
   2粒 | 
   瓶子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25℃ | 
   萌发 | 
  
| 2 | 
   2粒 | 
   无水25℃ | 
   未萌发 | 
  
| 3 | 
   2粒 | 
   瓶子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0℃ | 
   未萌发 | 
  
| 4 | 
   2粒 | 
   水淹没种子25℃ | 
   未萌发 | 
  
 (1)实验中,共构建了几组对照实验?_________
 (2)如果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应该选择1号瓶和______号瓶作为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号瓶和3号瓶能否形成对照试验?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用1号瓶与2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5)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两组瓶子做对照实验。
 (6)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7)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方面寻找原因。
实验题
 (1)上图是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方案,老师和同学经过讨论后发现他有2处的设计不科学,请你指出是哪2处并说出理由(或修改方法):
 第1处,理由(或修改方法)。
 第2处,理由(或修改方法)。
将一盆经黑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形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依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你的实验经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现象记录:
 A.白边(甲)现象:
 B.遮光部分(乙)现象:未变蓝
 C.未遮光部分(丙)现象:。
 (2)实验中,甲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光合作用是在内进行的。
 (3)实验中,乙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4)填空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能
+ 水————→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
 叶绿体
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各种下10粒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 花盆 | 
   光线情况 | 
   温度℃ | 
   水 | 
  
| 甲 | 
   向阳处 | 
   20 | 
   湿润 | 
  
| 乙 | 
   向阳处 | 
   20 | 
   干燥 | 
  
(1)从上述实验可知,这位同学研究的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2)这个实验遵循了对照实验设计时的变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