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四种物质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其 中A、B常温时为液态,且元素种类相同,C、D常温时为气态,且混合时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请回答:

(1)下列物质的名称:A、 ,B、 ;
(2)A→B+C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
(3)C与D混合爆炸的化学式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__,也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 2 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操作① ,④ 。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选填“已”或“未”)。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2)实验室常用 鉴别B和C。
(3)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能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B、C、D,它们其它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X、Y、Z均为单质。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B ;C ;E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③ 。
(3)说出单质Y的用途 (一条即可)。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金属B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3)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 ,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以选用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G为常见金属,
E为红棕色固体;C、F都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 且C有毒;D、H都是无色气体单质;反应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3)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只用C和D两气体,按一定分子数之比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相应产物,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选填字母序号)。A.CH2O B.C2H6O C.CH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