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近代文明的历史上,理论常常是行动的先导,近代史的发展正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列举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至少写2个著名代表人物)
(2)请举出1例在该思想影响之下发生在欧美的革命运动。
(3)“立法权赋予国会……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大法官……”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哪一学说?
(浙江丽水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1周年。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风华正茂立志报国】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1)“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之间占据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3)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这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18世纪,西方世界开展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该运动开始于英国,蓬勃于法国,实践于美国,扩大到整个世界……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猛烈抨击旧传统、旧礼教,冲击、动摇了封建主义在思想界的统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
需要承认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参加者也提出了某些脱离国情的过激主张,如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与孔子,甚至主张“全盘西化(中国的一切都要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张)”。但瑕不掩瑜,今人无法苛求先人,我们必须看到新文化运动在反封建过程中发挥的巨大历史进步作用。
——摘编自2014年12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1)用直线将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与其主张连接起来。
伏 尔 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孟德斯鸠揭露旧制度的弊端,批判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
卢梭反对保留君主制度,主张采取共和制度
(2)在“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等人中,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是哪几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指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的不足之处。
②举出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共同点。
(新疆卷)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政治主张或口号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① ②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新文化运动 |
③ |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家在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请打(√),不可能的打(×)
①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②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
③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④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3)中国梦,就是中华儿女的强国梦。请你谈谈作为青年人应如何实现中国梦。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请回答:
(1)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长达三十余年的“自强”“求富”的运动。概括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2)辛亥革命被称为“完整意义是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概述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内蒙古巴彦淖尔卷)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百年现代化(近代化)的历程,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的经验教训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现代化运动就开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材料二中国的现代化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六次政治选择:第一次是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这一运动开始于洋务运动,经过戊戌变法……。第二次从1911年到1913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第三次是1914年到1928年,以袁世凯和北洋军事强人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次是1928年到1949年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第五次是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的计划经济现代化模式。第六次是1978年到现在的邓小平新政模式。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近代中国人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
(2)在材料二的第一次政治选择中,开展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分别属于哪个阶层?(要求按顺序回答)
(3)请评价材料二第二次政治选择中的历史人物。
(4)依据材料二中第五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毛泽东为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采取的重大措施分别是什么?
(5)在材料二第六次政治选择中,1978年以来的“邓小平新政模式”的起点是什么?由此开创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又是什么?
(6)在百年现代化的探索中你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或从前人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最少说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