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上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化合”或“分解”)反应。
②从宏观上看,水是由            组成;从微观上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
③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可分,而            不能再分。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①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原因是              
②用注射器抽取一些空气后堵住气口,推动活塞,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需条件已略去)。据图回答问题:

(1)若B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生成单质A,则A是;B的用途是;C可以是(写出一种即可);
(2)若A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氧化物,则B是。C常用作建筑材料(可用于砌砖抹墙),则C是。写出B转化A的化学方程式

“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在“溶解”、“过滤”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某同学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
(2)若用S表示物质溶解度,在_____℃时,SA=SB>SC
(3)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其结果_______;
(4)接近饱和的A、B、C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5)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_________方法提纯A。

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1)它会吸收空气中的
(2)写出发生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既能证明它是否发生变质,又能除去该杂质的药品是

暴雨过后鸭绿江水明显变浑浊,同学们取回少量水样进行实验。
(1)通过______操作可除去水中浑浊物,加入________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2)使用可以测试水样的酸碱度。
(3)检测水样是否属于硬水,应加入。若为硬水常采取的方法降低硬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