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将适量CO2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2c(CO32ˉ)+ c(HCO3ˉ)=" 0.1" mol·L-1
B.在25℃时,将c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9/(c-0.02)
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碱性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溶液与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小:N<N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 △H=-317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a变小
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

CO(g)+O2(g)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
则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 =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 =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 )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C(g)+H2(g)-131.4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最总和
B.CO(g)+H2(g)→C(s)+ H2O(l)+131.4 kJ
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 mol H2(g)吸收l31.4 kJ热量
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 kJ热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