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利用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拍摄发现,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下雨时产生的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超声波/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
A.蝙蝠 | B.猫 | C.狗 | D.大象 |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是/不是)噪声.
(4)科学家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发声,还是雨滴落水发声,都是由于气泡的 产生的,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下列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填序号).
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如图甲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为方便测量_____,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 ,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 ;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 和阻力臂 ;把 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改变动力 和动力臂 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 和阻力臂 ,再做几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
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 |
1 |
0.5 |
0.3 |
1 |
0.15 |
2 |
1.5 |
0.1 |
3 |
0.05 |
3 |
3 |
0.1 |
1.5 |
0.2 |
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用 表示)。
(3)如图乙所示,在_____(选填“A”、“B”或“C”)点竖直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拉时,可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4)在完成实验后,小辉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完成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图丙所示,轻质杠杆可绕 点转动,它的中点挂有 的重物,在杠杆右端用竖直向上的力 _____ ,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_____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如图甲,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_____ ;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 。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质量为 ,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 。
(3)某兴趣小组成员小辉看到一个小木球漂浮在水面上,想知道小木球的密度,与同组成员讨论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小木球的质量 ;
②在量筒内盛适量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
③将铅笔 和铅笔 固定成如图丙所示的形状,放入量筒内的水中,直到铅笔B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丁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
④取出铅笔,将小木球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漂浮,用固定好的铅笔 和铅笔 将小木球压入水中,直到铅笔 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戊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
⑤小木球的密度表达式为: 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 表示);
⑥实验评估时,小辉提出,若考虑小木球“吸”水,铅笔不“吸”水,会导致小木球的密度测量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已知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1)实验时,要将_____(选填“蜡烛”或“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实像,像距为_____ ,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3)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 ,光屏移动到_____ 的刻度线处,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由于蜡烛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_____(选填“上半部”或“下半部”)。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在安装器材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形,应调_____(选填“铁杆a”或“铁圈b”)更合理。
(2)器材调整好后,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 时每隔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3)观察到从第 开始,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不断上升、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来。
(4)结合实验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 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示数均为 ,并保持不变。接着,小辉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开始沸腾,温度计 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 ,此时温度计A的示数为 _____ 。结合上述现象得出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
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甲所示电路图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物连线如图乙所示,在该实物连线中,电流表上还有一个接线柱没有与其它元件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连线连接完整。
(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读数为_____ ,电流表读数为_____ ,根据测量结果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 。
(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改变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根据实验测得的多组数据,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A. |
减小实验误差 |
B. |
寻找普遍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