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发现水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蒜、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红猜想可能是光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她想利用家里的蒜瓣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她一起来设计吧。
(1)针对小红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
(2)小红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中,两盘中的蒜瓣的数量应 。然后将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甲盘中长出的蒜苗叶是 色的,而乙盘中的是 色的。
(4)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在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时,同学们对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探究方案的设计进行的思维对话,请分析回答:
(1)丙同学是在生活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上作出的,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应该是
(2)甲同学和丁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你认为更为可靠的是,你判断的理由是。
(3)只用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叶片做实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为什么?。
(4)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对话,可提高思维的慎密性和逻辑性,四位同学中的质疑对完善实验方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右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瓶),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法。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根据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根据的位置。
(2)在观察蚯蚓运动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水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
。
(3)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会有_____________ 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它们与蚯蚓的________ 有关。
(4)与在粗糙的纸板上运动相比,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要些,原因是。
(5)蚯蚓身体由许多构成,它以枯叶、朽根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的最好有机肥料,想一想,它对人类生活有什么益处?
。
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唾液淀粉酶的实验,请完成以下内容。 (8分)
(1)请在表内填写实验现象: A.变蓝 B.不变蓝
(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_。
(3)l号试管是_____________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4)从2号、3号、4号试管的实验,可以得知____________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设计探究实验:题目:环境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
制定并实施计划:
(1)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和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并观察鼠妇对这两种环境条件作出的选择。这种实验称为实验。
(3)若有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在潮湿处和干燥处的鼠妇数目,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干燥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 潮湿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