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锁匠的徒弟》回答问题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  保险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光,说  师傅 里面有很多钱 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满脸通红,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欲,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请你给第5自然段中,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仔细读文,然后填空。
开好锁后,两个徒弟回答师傅问话时的表情:大徒弟     ,二徒弟     。从他们的表情可见大徒弟心中有       ;二徒弟的心中只有     
在技术上谁高一些?老锁匠为什么选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呢?
                                                                  
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读了这篇短文后,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把你最想说的一句写下来。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文段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féng fèng)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zé zhé)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bèi bēi)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ān shuà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我会划掉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怀疑()责备()信奉()正确()
(3)“一个事实”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
(4)在文中找一个假设关系得句子抄写下来。

(5)读了课文,你想对伽利略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课外短文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赋在青石板铺的小路上开在潮湿的墙角边开在不流湍急的磨坊旁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的跳远沙坑旁明艳艳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
火把花怎么会开得这样红火呢?传说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她要到我们这个小山村来,树林茂密,山道弯弯。仙女打着火把走着,晶亮的火星围着她飞舞。当她终于走到村口的时候,公鸡叫了,太阳公公惊醒了。仙女一声叹息,将火把插在地上,自己飞走了,霞光中,燃烧的火把,变成了满树的红花……
但是,我常想:火把花真是仙女手中的火把吗?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粉红色的晨雾里,有鸟雀的鸣叫声,有牛犊铜铃的叮当声……突然,我看见了我们老师就在门口的火把树边!火把花明艳地开放着,她正轻轻地打扫着被夜雨打落的花瓣。啊,我们的老师不就是那位带着火把的仙女吗?她从城里来到我们这小小的山村,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山路啊,她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识字,教我们画画……啊,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她手中举着知识的火把!
啊,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照亮了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晶亮()潮湿()湍急()茂密()
(2)在文前的“——”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3)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用“——”在文中画出一个反问句。
(5)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6)文中有一处用了破折号,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7)文章的情感是什么?请在下列几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在后面的()里打“√”。

A、通过对盛开的火把花的描写,赞美了美丽可爱的小山村。()
B、文章借火把花,歌颂了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小学教师。()
C、通过对盛开的火把花及其传说的传奇叙述,赞美了哺育我们成长的山村小学教师。( )
(8)读了短文,你想象一下,哪些人也是“火把花”?举例子说一说。

《鱼游到了纸上》片段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xiù huā( )那样细致;有时又huī bǐ( )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在拼音旁边的括号里写词语。
(2)补充词语。(3分)
鲜艳的()细致地()高兴得()
(3)写一句话。用上“有时……有时……有时……”


(4)在文中用“”划出对青年的神态描写的句子。我也能把同学专心读书的神态描写出来。


(5)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星期天我去美国友人家里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不,不,别丢掉,放杂物间那个硬纸箱里去。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朋友说。“谁?”“两个男孩子。”
过了大约一小时,有人敲门,一个男孩的声音:“可以进来吗?”朋友应(yīnɡ yìnɡ)声道:“进来吧。”听见他们熟门熟路地进了杂物间,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儿响。朋友与我在屋里聊天,全然不介意小家伙们在杂物间里折(zhē zhé)腾。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啦!再见。”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杂物间。几个曾装满空罐儿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luòuò)一个地放得整整齐齐。
我推开大门,路上走着那两个小男孩,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那个小的大约只有10岁,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是刮风下雨,()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空罐子不会比在中国更赚(zhuàn zhàn)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这钱买一辆汽车。”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他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放进了一个硬纸箱,“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法定驾驶车龄时就能买上车了。”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那小的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一边叽叽喳喳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 突然,我涌上一个念头,追上这哥儿俩,冲着他们说:“嗨,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
(1)认真读短文,用“__________”画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里。
尽管……还是无论……还是……
(3)“介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讲哥儿俩想用__________买__________,就利用星____________。
(5)你从作者称呼哥儿俩“小家伙们”到“男子汉们”的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说“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选段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句话说明当时人们 _____ 亚里士多德。
(2)“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3)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4)“两个相反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实验证明了铁球往下落的_____跟铁球的_____没有关系。
(6)围观的人惊讶的原因是:
①原以为两个铁球_______________,但看到的却是__________
②原以为胜利者是_______________,但事实证明却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