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薄茶色玻璃板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3)选择茶色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 .
(4)选择薄玻璃板而不选择厚玻璃板的目的是 (选填“使成像更清晰”、“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实验偶然性”).
(5)选择了薄茶色玻璃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怎样一动另一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 .
(6)某同学实验时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7)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置,该怎么办 。
(8)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由此证明平面镜成 (选填“实”或“虚”)像.
(9)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
物理学中研究三个(或三个以上)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图17所示的实验设计中,将同一个小桌两次放在同一个沙盒中,目的是控制压力不变,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小敏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下图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小敏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与下表中的密度相同。(每空1分)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是cm。
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有挂钩的长方体木块一块,一端安装了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六个质量相同的钩码,细线若干。请选用以上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运动物体与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摩擦力与物体对接触面压力N的关系为:f摩擦力=kN(k为常数)”。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