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质量/g |
升高10℃所需要时间/s |
升高20℃所需时间/s |
升高30℃所需时间/s |
沙子 |
30 |
64 |
89 |
124 |
水 |
30 |
96 |
163 |
220 |
(1)在此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请再列举一个类似思想的实验: (请仿造上面的句式填).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所以白天在海边会吹 (海风/陆风).
(4)有一次小明在白天进入森林游玩时迷了路,经过思考,他 (顺风/逆风) 走了下去,终于走出了森林.
在“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的实验中,图1是小王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
(1)观察实物电路图的连接,是否有错误及不恰当之处,请具体指出.
如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b. ;c. .
(2)改正错误后,请在图2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点,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电流表如图3、图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0.20A,电压表的读数为 V.
(4)根据读取的数据,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与物体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
(1)在某次分组实验中,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 装置更加科学准确.
(2)下表是小李同学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压力 |
木板表面 |
木块放置 |
运动速度 |
测力计F度数(N) |
1 |
一个木块 |
比较光滑 |
平放 |
慢 |
2.2 |
2 |
一个木块 |
比较光滑 |
平放 |
快 |
2.2 |
3 |
一个木块 |
表面加毛巾 |
平放 |
快 |
3.8 |
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用来验证A猜想是 的,B猜想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3)小张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并据此画出了摩擦力f和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实验次数 |
压力F压/N |
滑动摩擦力f/N |
1 |
20 |
2.2 |
2 |
40 |
4.4 |
3 |
60 |
6.6 |
4 |
80 |
7.7 |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3V的电源,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R,待测电阻Rx及如图甲所示的其它器材.
(1)如图甲,实验电路还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3)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其中一次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本次测得的待测电阻Rx=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明还用该实验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计划测量当Rx两端电压分别为1V、2V、3V时对应的电流,但发现无论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Rx两端电压达到1V,原因可能是 .
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位于凸透镜两侧,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 大”或“缩小”)
(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可成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中成像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小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规格相同的钩码6只,弹簧测力计一只,杠杆及支架,细线,杠杆上每小格距离相等.
(1)小明将杠杆挂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倾,若他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应将该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小明在已调好的杠杆左端2格处挂了3只钩码,要使杠杆平衡,除可在杠杆右端第“2”格挂“3”只钩码外,也可以在右端第 只钩码来完成.(按“×格挂×”填写)
(3)若杠杆右端不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左端第3格处拉杠杆使其平衡.则最小拉力的方向为 .
(4)如图乙,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杠杆右端第4格处向下方拉使杠杆平衡,当拉杠杆的力由向左下方逐渐变为向右下方拉的过程中,拉力的变化情况是以下选项中的 .(填选项符号)
A.逐渐变大 | B.逐渐变小 |
C.先变大后变小 | D.先变小后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