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
|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
|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这种状况最可能出现于
| A.汉代江南地区 | B.唐代关中地区 | C.宋代太湖地区 | D.明代苏杭地区 |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①这种思想建立在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②叶适对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③这种思想反映了商人的利益与愿望④叶适思想对朝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 B.商品经济活跃 |
|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
|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当时苏州的情况有
①工匠技术水平高 ②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时工资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