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3月—4月间,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对民族主义作了阐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关于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主义于抗日战争期间能充分发挥其精神力量,则此精神与力量,为今日捍御外侮之要素,亦即他日复兴民族之基础也。
——荣宁《略论国共两党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1938年4月1日,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更明确规定:一、“本独立自主之精神,联合世界上同
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为世界和平与正义,共同奋斗”;……三、“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树立并保障东亚之永久和平”……。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就民族成长的历史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合而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即为各宗族共同的命运的记录。此共同之记录,构成了各宗族融合为中华民族,更由中华民族,为共御外侮以保障其生存而造成中国国家悠久的历史。”
——邹丽慧《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民族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政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政策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三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

材料四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分)
(2)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2分)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所述及的法律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重要历史意义。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典心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如图。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然后投入陶缸中。一个陶片相当于一张选票。如这个人的得票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便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
材料二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的“陶片放逐法”是由谁确立的?他的改革对于雅典的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公民陪审法庭是在谁执政时期成为最高司法与检察机关?他的改革对雅典民主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何影响?
(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统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4)依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涵(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元史·百官志》
材料五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中“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5)材料五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五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6)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欧洲历史》
材料二 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的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根据材料说明其目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