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农民在同一块田里种植的作物种类会因年份或季节有所不同,也就是有计划地更换作物种类来种(如水稻和番茄)。结合右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长期种植水稻会导致农田的 Mg2+浓度增高 |
| B.轮作是针对同种作物的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采取的措施 |
| C.轮作有利于不同种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作物产量 |
| D.如果长期在同一块田里种植同种作物,对地力无影响 |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
|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
如图甲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下,淀粉酶分解淀粉产生的生成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可以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
| B.乙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若该反应过程中pH下降,则b点下移,a点左移 |
| C.乙图中若该反应过程中温度适当降低,则b点不移动,a点右移 |
| D.甲图可以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乙图中a点后曲线变成水平,表明底物已被消耗尽 |
某生物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将一棵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黑藻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 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
| C.B点条件下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
|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母亲是纯合子 |
| B.该孩子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母 |
| C.这对夫妇再生一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
|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