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观察水沸腾”的实验,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初温相同的冷水加热至沸腾,并从8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了温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2)中a、b图线所示.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_铁圈。
(2)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图(2)中图线a、b的起点的纵坐标应该为_______℃,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从图中a、b两条图线可知甲、乙两组同学实验时加热时间不同,则导致加热时间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实验后,小明对小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水会沸腾吗?小组同学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了一段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科技之光》栏目中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如图(3)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在连有抽气机的密封玻璃罩中.用抽气机从玻璃罩中抽气,玻璃罩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冷水居然剧烈地沸腾起来;由此小组同学得出了结论: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沸腾。
如图是课堂上老师的演示实验。在静止指向南北方向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转动了。某同学看了实验后想到:小磁针转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是谁施加给它的呢?他认为有这几种可能:可能是风吹;可能是小磁针旁磁铁的吸引;可能是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还可能是直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了磁场。
(1)该同学得出“小磁针转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的结论,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小磁针会转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是“直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这一事实,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g/cm3)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烧杯、大水槽、量筒、水、滴管、记号笔、细线等器材测量一块金属块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将金属块放入烧杯中,使烧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
(2)用量筒测出________的体积为V1;
(3)将烧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V2;
(5)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
(广西南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实验次数 |
液体的密度ρ/(g·cm-3) |
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
物体的重力G/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浮力F浮/N |
| 1 |
0.8 |
50 |
0.70 |
0.30 |
0.40 |
| 2 |
1.0 |
50 |
0.70 |
0.20 |
0.50 |
| 3 |
1.2 |
50 |
0.70 |
0.10 |
0.60 |
| 4 |
1.0 |
60 |
0.84 |
0.24 |
0.60 |
| 5 |
1.0 |
70 |
0.98 |
① |
0.70 |
(1)在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①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分析对比第1、2和3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________.
(3)分析对比第__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6)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________与________成正比,深入分析处理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戊所示.(ρ水=1.0×103kg/m3,g取10N/kg)分析图像可知:
①曲线________(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器材:
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