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小灯泡的亮度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电阻,需再接入一个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几秒钟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分子运动的越__________,扩散进行得越快。

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Ω。

如图所示的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下面是小玲和小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探究前,小玲将三个凸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和光屏间的距离,使太阳光在光屏上会聚一点,量得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48cm、15cm和4cm,为了便于在光具座上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玲应选择焦距为 ___的那个凸透镜进行实验.
(2)凸透镜中心离桌面的高度约6cm,光屏中心离桌面高度约7cm,小美将一个新买来长蜡烛用刻度尺量了一下,然后截下了一端,只把其中一端较长的蜡烛装上,小美截去一段的目的是_________
(3)当烛焰移动到离凸透镜的距离只有12cm时,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不管怎样位置都承接不到实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如果用眼来观察蜡烛的像,眼睛、蜡烛、凸透镜的位置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向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________(主光轴的上方/ 主光轴上/ 主光轴的下方)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