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收入与分配关系国计民生。坚持共享发展,成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材料一:2015年10月19日上午,国新办就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材料二:古代的中国一向以世界中心国家自居,故自称为中国。而今天,时代赋予中国发展兴盛的历史机遇。建国以来,我们以五年一个计划周期向着国富民强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11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用新理念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部署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确定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决定精简优化企业投资和高速公路审批、推动就业等惠民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其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合理性。
新年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2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指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使之成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重要经济增长极。坚持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统筹,打造特色区域品牌。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规划》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2年11月1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摘要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连续三年呈缩小态势。这三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粮食价格稳中有升,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增产和增收;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种粮等补贴力度的加大;随着外出务工工资水平的提高,选择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加,广泛从事建筑、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通过转让土地承包权等获得的收入也稳步增长。
材料二根据刘易斯的人口转移理论(“刘易斯拐点”),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时,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就会产生劳动力竞争,劳动力工资水平由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决定,这时工资会不断提高。目前,城镇用工与农村用工的竞争已经展开。调查显示,在山东沿海地区1500元以下的月工资水平,会普遍遇到招工难问题,而2000元以上这种情况就很少,很多农民工开始对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提出较高的要求。
(1)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
(2)联系材料二,谈谈在应对“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过程中,劳动者和企业应做好哪些准备?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生产力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加速发展。据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每天交易额已达到1.7万亿美元,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收入达到2.334亿美元,2009年增加到数万亿美元。
材料二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显示,如果按人均GDP水平把全世界的国家分成5等份,人均GDP水平属于最高的20%的国家与人均GDP水平属于最低的20%的国家之间的差距,1987年是57倍,1997年扩大到92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更为悬殊,“数字鸿沟”在不断扩大。“新经济”至今只是一种“富国现象”,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信息贫困”之中。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我们如何应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
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十七大强调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更加注重公平的精神下,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优越,简要说明理由。
(2)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优越的”收入分配结构?
材料一:2011年3月,日本地震造成核泄漏,因网上有人谣传“食盐中的碘防核辐射”“盐将短缺”,导致一些地区人们疯狂抢购食盐,市场秩序混乱。
材料二:2012年11月22日,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对网络传闻“小学生打死老师”进行辟谣,事件真相其实是小学生打死一只老鼠,因为清远方言“老鼠”和“老师”音相近,就被荒唐地谣传成了“小学生打死老师”。
材料三:近日,一篇网文称,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高铜、砷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催长,养五六个月就出栏了。长期食用这些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对此,农业部人士做出回应称近3年猪饲料质量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在90%以上,猪肉安全总体上有保障。
材料四:在网络上类似这样的谣言,并不少见。网民通过互联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监督的平台。但不可否认,滥用监督权的现象也存在。
根据所学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
(1)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公民行使监督权合法途径有哪些?
(3)公民运用互联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