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的自主权 |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
| A.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 | B.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 |
| C.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 | D.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
【原创】近代化是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在近代化的进程中,涉及到诸多领域,诸如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等。而就政治领域的民主化进程,无外乎要做到政体的不断更新以及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等,以下关于政治领域近代化的认识,理解有误的是( )
| A.实现民主与法制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政治领域的近代化 |
| B.政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要受到本国历史传统及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
| C.在每个时代,都必须对本国的政体进行改变,以切实推进民主化进程 |
| D.一个国家的政治近代化进程往往伴随着艰辛,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说明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青年学生的斗争 | B.工人阶级的斗争 |
|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D.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
【改编】民主政治是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而民主政治的建立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诸多磨难,同时也要不断地吸收、借鉴以往民主政治文明的相关智慧,诸如美国通过1787年联邦宪法,最终确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联邦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实现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中的“实践和创新”。以下对美国这种关于孟德斯鸠学说的“实践和创新”,解读正确的是()
①顺应了构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潮流②体现出的是分权与制衡相结合原则
③通过平衡利益,协调了美国棘手矛盾④充分地实现了美国民众的政治权利
| A.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当代学者朱兆华认为:“(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 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文中“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