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孙中山 | D.康有为 |
宋太祖赵匡胤“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士兵)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 对这种办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可收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效果 | B.免去将官专权的威胁 |
C.神宗即位知其弊,才废除了这种办法 | D.对作战十分有利 |
《新唐书》说得好: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由上述引文你认为后代王朝应从中汲取的教训是:
A.将领跟军队,应有合有分。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将帅,将领应按一定年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队之间流动 |
B.将领的权力不能过大,不能大到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步。不能把军权以外的行政、财政等权都交给将领,让他们私自任免文武官吏、征收赋税,任意扩充军队 |
C.军事将领也要有监督。朝廷要掌握军事将领的任免权,此权不能假人,不能旁落 |
D.要慎择将帅。在委任将帅问题上,就是要实行“疑人不用” |
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
A.查阅历史文献 | B.参观唐招提寺 |
C.咨询专家学者 | 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 |
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恩分封子弟为列侯。对这一建议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针对叛乱七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的局面而提出 |
B.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
C.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
D.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 B.御史大夫 | C.太尉 | D.郡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