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作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
(8分)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
A.神经递质 | B.载体蛋白 | C.性激素 | D.血红蛋白 |
E、呼吸酶 F、抗体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淋巴因子的是__________ 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__细胞。
(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菠菜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现有抗霜抗干叶病和不抗霜抗干叶病两个菠菜品种。已知抗霜与不抗霜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抗干叶病与不抗干叶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用B、b表示显隐性基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以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为父本,不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如下:
分析表格可知:抗霜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抗干叶病是________性状。
(2)菠菜的叶型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D)对狭叶(d)为显性,D、d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d为致死基因。为了探究基因d的致死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杂交,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①若后代中________,说明基因d使雄配子致死;
②若后代中________,说明基因d使雌配子致死;
③若后代中________,说明基因d纯合使雌性个体致死。
家猫体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其中,常染色体上有一基因“W”能抑制颜色的出现,而使家猫表现为白色,另一基因“O”位于X染色体上,而且是中间显性,即Oo为玳瑁猫、OO为斑纹猫、oo为红色猫。
(1)现有一只白色雌猫与一只斑纹雄猫交配,生出的小猫是一只红色雄猫、一只玳瑁雌猫、一只斑纹雌猫、一只白色雄猫、一只白色雌猫。则小猫母亲的基因型为( )
A.WWXOXo | B.WwXOXO |
C.WwXOXo | D.WwXoXo |
(2)现有一只白色雌猫与一只白色雄猫交配,产下一只红色雌猫和一只斑纹雄猫,则下一只是白色猫的概率是________。每窝产下一只玳瑁雌猫和一只玳瑁雄猫的概率是________。每窝产下一只红色雌猫和一只红色雄猫的概率是________。
(3)假如一对猫交配,其子代中的雄性个体总是红色猫,而子代中的雌性个体总是玳瑁猫,那么,这对猫的颜色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下图中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物质变化和形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分裂的细胞集中在哪一区域?[ ]_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细胞的呼吸速率在各时期是不同的,c阶段后期耗氧量最多,这与分裂期需要大量的________相适应。
(3)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________阶段。(填图中字母)
(4)乙图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较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填字母),这表明在该时期进行了大量的________的合成。
(5)丙图呈现了一种物质变化和形态变化过程,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形态变化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要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Ⅰ.上图表示氢随着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移过程,请回答(X为代谢的中间产物):
(1)若[H]在经①、②转移到C6H12O6的过程中,直接还原了X,那么X代表。
(2)氢在酵母菌细胞内经④、⑥转移时,所释放出的能量较少,未释放出的能量则贮存在中。氢经④、⑤转移到水中,则X代表。
(3)人和动物合成的动物多糖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体的中。
Ⅱ.下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方向移动。如右图所示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________。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________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M2、N1________N2。
(6)参与上图细胞内代谢过程的两种细胞器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可进行转录过程,除需要自身DNA和原料外,再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的名称:___________。
Ⅲ.(每空2分)将10 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光合作用中CO2吸收量(图A)和呼吸作用中CO2释放量(图B)。据图回答:
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生理活性没有改变。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 klx下照光10 h再转入暗处,温度也为30℃,这10 g叶肉细胞24 h能积累葡萄糖_____μg。若其他条件相同,黑暗条件下的温度为15℃,则能积累的葡萄糖是_______μg。上述计算结果的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