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体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
B.人通过食用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而获得生长素, 但人体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而最后通过肾脏形成尿液而排出 |
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体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体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 F1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下面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人体红细胞中 K+ 吸收速率随 O2浓度变化的情况 |
B.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C.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
D.Aa 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次数增加的情况 |
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l显隐性之比为 1:0 | B.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 1:1 |
C.F2的基因型之比 1:2:1 | D.F2显隐性之比为 3:1 |
测定某 mRNA 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 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 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A.18%、26% | B.28%、22% | C.26%、18% | D.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