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纸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s2)
①根据所测数据,在图11-2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②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10分)为较精确地测量一只微安表的内阻,要求按照下图给出的电路进行测量。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如右表所示。实验中为了安全,电阻箱R的阻值不能取为零,只能为适当大小的阻值。则: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②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
③简述所需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
④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内阻的测量值:
(8分)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
、物体质量
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
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
表示.
①当与
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②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用天平测出![]() ![]() ![]() |
③另两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
与所受外力
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
关系图象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其原因分别是: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其步骤如下:
a.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小车连接纸带.合理调整木板倾角,让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
b.取下轻绳和易拉罐,测出易拉罐和细沙的质量m及小车质量M.
c.取下细绳和易拉罐后,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O为打下的第一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
(1)步骤c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
(2)为验证从O→C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出BD间的距离为x0,OC间距离为x1,则C点的速度为.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小球质量m=0.200kg,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
t2 |
t3 |
t4 |
t5 |
速度(m/s) |
5.59 |
5.08 |
4.58 |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加量ΔEp=J,动能减少量ΔEk=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p与ΔE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ΔEp不完全等于ΔEk,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某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后,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秤,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秤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
B.在一个弹簧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F |
C.将一根大约30 cm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分别拴在两个弹簧秤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个弹簧秤的示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
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秤的弹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 |
(1)在步骤C中,弹簧秤的读数为N.
(2)在步骤D中,合力F′=N.
(3)若,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