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到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各题。

t4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②年内径流量时间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增大,洪峰出现频率增多    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回答问题。

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外力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⑤⑦和⑥⑧ B.⑥②和⑤⑧ C.③④和①② D.⑤⑧和⑥⑦

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如图所示,图中两条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为纬线上的一段,OQ为经线上的一段,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虚线PQL为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是

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一年最冷的季节
D.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若图中虚线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只考虑经纬度因素)

A.P地为6点钟
B.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
C.Q地为北半球晨昏线纬度的最高处
D.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o

读图,完成问题。

在图中的四点中,正午直立物体的日影有时朝南的是

A.① B.④ C.②③ D.②④

元旦这一天,最先见到日出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所给地质构造图,完成问题

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B背斜C断层 D地堑
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水、气

杭州(约30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问题。

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5° B.36.5° C.53.5° D.66.5°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23.5° B.30° C.47° D.6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