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到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各题。

t4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②年内径流量时间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增大,洪峰出现频率增多    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A、B、C三幅图回答回答下列问题。

能够观察到图A所示自然景观变化现象的考察线路是( )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

图A四地中,气候特征与图C相符的是( )

A.(1)地 B.(2)地
C.(3)地 D.(4)地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右图示意M国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我国需求 B.增加当地就业
C.提高技术水平 D.拓展国际市场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

读“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这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制造业技术先进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降低生产成本,潜在市场广大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现已开始调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鱼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等。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尼罗河口三角洲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