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上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入“亚洲鲤鱼”,即四大家鱼“青、鲢、草、鳙”。它们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起环境大使的使命。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流湖泊中过多的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然初衷虽好,但美国人民却忽视了这四种鱼其实是四把“双刃剑”。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本土鱼类又很难与其竞争,目前亚洲鲤鱼已成功占领美国自然水域,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直逼美国动植物的庇护所——五大湖区。
材料二:美国本土亚洲鲤鱼的入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主要入侵河段)
(1)请根据材料一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本土水域大量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
(2)面对不断逼近的亚洲鲤鱼,当地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卫五大湖区。
(3)开发入侵种的食用价值是目前国际上治理入侵种一举多得的重要方式,但美国人民并不习惯食用亚洲鲤鱼,于是他们追根溯源,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吃货们的身上。亚洲鲤鱼还乡,在中国市场上究竟是会热卖还是遭冷遇,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并说明理由。
上海中学气象小组的学生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校园气象站的观测研究,图1是他们利用天气软件绘制的2010年10月1日—31日的上海的天气变化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日期,纵坐标表示气温和气压,柱状表示的是降水量(由于雨量器缺乏维护数据不够精确,数据定性参考),表2是上海中学气象小组记录的2010年11月27日和28日的天气情况,根据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 2010年10月1日—31日的上海的天气变化图
表2:从图1可以看出,10月25日前后有一次(填出暖锋或冷锋)活动,结合图文简述该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上海的天气状况。
依据锋面过境引起的气象要素变化,判断图1中,A、B两曲线中代表气温的是
曲线,气压的是曲线,判断的依据是根据表2判断阴天和晴天相比,气温的日较差比较大的是,并分析原因。
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根据2008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我国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是年,②③⑤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列举⑤处的2个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简述①处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看,其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例如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试分析生态退耕对干旱地区、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对生物的有利影响。
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与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的目标,你认为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三条)
读地中海沿岸的地图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图,回答相关问题。地中海地区主要位于板块的边界,其面积将不断缩小,试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原因。
地中海沿岸地区主要的能源资源是,世界上该能源最大的出口国是。
图中海峡Z两侧的洋流按成因属于,表层海水的流向是→,简述海峡Z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试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带两个方面说明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少雨的原因 。
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10年11月1日启动,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上海市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合以下三幅图回答相关问题读图1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并结合所提供的图表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读图2可知上海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年龄段是,并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据图2从人口的数量和年龄构成两方面分析目前上海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并提出建议。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图回答相应问题。图示地球的日期大约是北半球(填出节气),依据。
当月球公转到C位置时的月相是,依据。
当月球公转到a位置时,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是。
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
。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