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辨
思想品德课堂上,初一(8班)在讨论“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知识点时,小琛说: “人类是高级动物,是自然界的主宰。”
你赞同小琛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你回顾一下,你知道的我国法律有哪些?请列举三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祖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是需要我们继承的精华,其中孝道、诚信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想一想,《弟子规》中对孝道(或诚信)是怎么具体要求的?我们课本中对孝敬父母(或做诚信之人)又是怎么要求的?你能选择一个方面(孝道或诚信)说一说吗?
寒假里,你走在大街小巷,或是同亲朋好友、家中长辈聊天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或谈到社会的变化呢?你看到或听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过什么变化?你能列举一下吗?并请试着说一说是什么原因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这些变化?(试分析出两条原因)
材料一:中西方之间有许多处理问题时态度和方法的不同。比如:欧美的老人,多忌讳由别人来搀扶,他们认为这有损体面,是受轻视的表现,而在中国,搀扶老人则是被看做尊敬老人、有修养的举动。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国外的文化艺术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不少人特别是青少年对一些西方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很热衷,争相效仿。相反,中国的传统节日对年轻人越来越失去吸引力。
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回答:
(1)中西方处理问题时产生不同的态度和方法的原因是什么?
(2)青年人应怎样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和节日?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探讨会上的讲话指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的课本里有许多中国古语,这些古语对我们做人做事有很好的启迪。根据你对下表中所选的中国古语的理解,完成对
表格空白处的填写。
我国历来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14年,中央财政下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878.97亿元,比2013年增长6.1%。此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校舍安全、教师乡村学校任教和教师生活补助。
2014年8月,《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强调,义务教育学校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依据。
(1)材料中列举的国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公民的哪一项权利的实现提供经济和政策保障?请从公民自身发展要求的角度,谈谈保障公民这一权利的重要性。
(2)结合课本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做成功的受教育者,在学习中应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哪些?(各举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