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水市中考物理】晓霞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
物距u /cm |
像距v /cm |
像的性质 |
1 |
30 |
15 |
a |
2 |
20 |
2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3 |
15 |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
4 |
6 |
|
正立、放大的实像 |
①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的相应内容是:a ;b 。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透镜(填“靠近”或“远离”)。
(1)如图所示,小林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 B.决定音调的因素 |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2)为了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林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当盖上玻璃罩上之后他 (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随着抽气机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后,他听到的闹钟声音越来越 ,由此猜想,若将空气完全抽出后,他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1)如图所示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m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2)小林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a) ;(b) ;
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硬纸片、小锤。你任选器材(一种或几种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列要求填写。
(1)写出你所选用的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和现象: ;
(3)实验结论: 。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_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的关系;
(4)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5)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公式)是
(2)实验中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 。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