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物理】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办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该同学用上面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的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AB/V
UBC/V
UAC/V
2.1
1.7
3.7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宇同学有一次用爷爷的放大镜(焦距为 10 c m )看窗外的物体时,竟发现看到的物体是倒立的,心里想:放大镜成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从实验室借来一架光具座、一个光屏、一根蜡烛,进行实验探究:

(1)在图中的装置上保持放大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 20 c 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向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 35 c 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烛焰在光屏上成一倒立、_____(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像。

(3)继续向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 45 c m 刻度线处,小宇同学发现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这是因为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成的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小军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实心金属块,分别在下列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军同学完成以下问题:

(1)乙图中金属块所受浮力为_____ N

(2)比较甲、丙、丁三幅图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3)比较_____三幅图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剩余灰烬,也是农业生产钾肥的重要来源之一,课外实验小组为探究草木灰的成分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将一定量的草木灰放入烧杯,加入足量蒸馏水浸泡,经过滤获取澄清滤液。浸泡的目的是    

②取少量上述滤液,滴加氯化钡试剂,有白色沉淀生成,初步判定滤液中可能含有    (填符号);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分析实验可知,草木灰提供钾肥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③已知滤液呈碱性,请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

现象与结论

   

   

人体呼出气体中主要含有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面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①呼出气体通过装置A可观察到    ,目的是    

②随反应进行,装置中铜网逐渐变为黑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D出现白色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④E装置的作用是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准备了长木板一块、木块一个、砝码若干、弹簧测力计、棉布、毛巾等器材,实验操作如下: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着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 . 0 N ,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 N ,方向_____(选填“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

(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 F / N

摩擦力 F f / N

1

木块与木板

6 . 0

1 . 2

2

木块与木板

8 . 0

1 . 6

3

木块与木板

10 . 0

2 . 0

4

木块与棉布

10 . 0

3 . 0

5

木块与毛巾

10 . 0

4 . 0

①分析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分析比较3、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选填“大”或“小”)。

(3)本实验主要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

A.

转换法

B.

控制变量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