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月,吴宓等人发起创办了《学衡》杂志,他们认为孔学所包含的人文主义将成为救治当今世界物质与精神痼疾的良药。这说明( )
A.世界形势促使国人对西方文明进行反思 |
B.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制造思想舆论 |
C.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没有得到应有触动 |
D.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知识界思想主流 |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天演论》。”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这个说谎的人是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
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
A.动摇了清朝统治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C.造成了社会动荡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 |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缓和了社会矛盾 |
C.打破了世袭特权 | 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