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变化 | B.时局和战的变迁 |
C.基本国策的改变 | D.经济重心的迁移 |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B. |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C. |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D. |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
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 B.资本输出 | C.文化传播 | D.工业革命 |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 | B.1901~1911 | C.1912~1927 | D.1928 |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 | 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 B. | 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
C. |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 D. | 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