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民、提勺――官、漏斗――政府、壶――外国)。其政治寓意是( )
A.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
B.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王失去了军事力量 | B.周王失去了对诸侯的实际控制权 |
C.周王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
某地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
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王位世袭制 | D.行省制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
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
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
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分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