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把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

A.铁路与飞机 B.电视和电影 C.网络与漫画 D.报纸和广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主义音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副作品《群神宴》,画中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中国的青花瓷。有关该作品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视;②明朝的青花瓷工艺很高,传播着中国文化;③作者通过宗教题材歌颂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④青花瓷满足了欧洲人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与教会倡导的精神一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借自己熟练的技艺增加财富是值得称赞的。”对此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贫富不均不应当反对
B.拥有财富才能生活自由
C.致富要用正当手段
D.财富应该掌握在有道德的人手里

欧洲有位学者在作品中宣称:“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该学者属于()

A.古希腊先哲 B.浪漫主义文学家
C.宗教改革家 D.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

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针对此问题,苏格拉底主张()

A.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B.主观感受无助于人对世界的认识
C.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D.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教育革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文革”期间,“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国家至少要少培养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①教育须从本国国情出发;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③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④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