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现有三种酸,a盐酸、b乙酸、c硫酸的稀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浓度,pH由大到小:c>a>b |
B.同浓度同体积,分别与氢氧化钠中和,所需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c>a>b |
C.同pH,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b>a>c |
D.同pH同体积,分别于少量且质量相同的Zn片反应,反应所需时间由长到短:b>a>c |
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含甲基、乙基两个支链的烷烃有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氨气 | B.用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C.用C装置稀释浓硫酸 | D.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
SO2表现还原性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 |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入水 |
B.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
C.盛液溴的瓶加少量水或防止液溴的挥发 |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 |